博物館展廳設計原理有:
1、博物館的公益性質
博物館的性質決定了博物館具有公益性質的特點。很多博物館管理者把公益性視為博物館進入市場的包袱和束縛。其實博物館公益性可以使博物館具有良好的公眾形象,獲得更好的稅收優惠,也使博物館能夠更容易進行公關宣傳,能夠更直接的和教育、環保、旅遊等部門聯係,開展合作。
2、博物館的研究功能
博物館的研究成果是藏品的曆史、藝術、科技等領域的價值的深度挖掘,是提供深層次、高品位旅遊產品的基礎。
擁有對文物和文化深入的研究是博物館開發文化休閑旅遊產品得天獨厚的優勢,來博物館的遊客中不可否認的存在相當數量的因獵奇心理而單純看一看的普通觀光者,但“中堅力量”還是那些文化愛好者,博物館可以通過俱樂部、會員製、論壇等多種性形式,使這些人成為博物館長期的遊客。
3、藏品展示作為博物館的主要方式
人們的傳統印象裏博物館就是“收藏各種文物,然後用櫃子擺出來”而已。造成這種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博物館忽略了“藏品”背後所代表的豐富文化的展示和展示模式的呆板。
史密森尼博物館根據博物館展品製作了各種電影,通過細致的市場調查,在該主題愛好者集中的地方放映,不但獲得了利潤而且受到了各類愛好者的追捧。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網站將藏品分成鈞窯之美、明清琺琅工藝、佛經圖繪像說等十幾係列,每個係列都有自己的個性化的主題網站,主題網站下設不同欄目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和小遊戲,介紹藏品和相關知識。
4、博物館的旅遊產品設計
陳列展覽:陳列展覽是博物館提供的最基本的產品,陳列和展覽要注意,任何技術都隻是手段,博物館所承載的文化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國內很多博物館追求聲、光、電甚至3D、4D等科技效果的運用,但展示內容卻缺乏新意。
娛樂項目:博物館的參與性、娛樂性項目是使遊客提高對文物興趣和“體驗”文化的手段,是把文化主題通過創意性設計與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結合,如果舍本逐末地單純開發一些和博物館本身沒有任何關係娛樂項目,結果會適得其反,很快陷入同質化競爭。
休閑活動:現代的博物館通常綜合了餐飲、購物、文化演藝等多種功能於一身,休閑活動不僅僅是博物館的服務配套設施,是在形成的曆史或藝術氛圍下,具有獨特魅力的旅遊產品。
旅遊商品:旅遊商品作為一個景點的特色,越來越受到旅遊界的重視,所見到的博物館紀念品往往缺少特色,沒有新意。博物館依托自身的文物和文化,還應該在旅遊商品的開發和經營上麵多下功夫。
綜上,要想設計一個吸引人的博物館就要多換點心思,另辟蹊徑,打破傳統博物館建造方式,融入更好地科技元素,打造出一個充滿科技色彩的數字博物館。
數字博物館就是數字化展廳另一種展現形式,把數字化展示技術應用到博物館展廳設計中,從而讓博物館充滿科技色彩,增加了博物館的互動性,趣味性等,同時還能夠提高文物的展出率和展出效果,以全息等手法展示文物可以提高文物保護技術手段並利於文物保護,同時還可以提高展館的知名度,促進文化的傳播;